“中国经济拐点已非常明显” “如果统计结果准确无误,那么中国在刺激经济方面做得非常出色”——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 “如果统计结果准确无误,那么中国在刺激经济方面做的非常出色。”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教授、《纽约时报》专栏撰稿人保罗·克鲁格曼接受《国际先驱导报》采访时如是评价中国第一季度的经济成果。 4月16日,中国统计局发布了第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数据,其中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6.1%。如同最近几次一样,这一经济数据照例引来世界关注。 《华尔街日报》一天内悲喜交加 有意思的是,在16日当天,外媒出现了从大悲到大喜的转折。 以《华尔街日报》为例,16日上午10时,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10时03分,《华尔街日报》中文网就发布了关于详细数据的报道,10时32分,该网推出了《中国第一季度经济增速大幅放缓》的悲观解读,称6.1%的增幅“令人在温暖的春天之中感到扑面而来的刺骨寒意”,“已经处于寒冬之中的中国经济要想重沐春风谈何容易”。 但几个小时后,《华尔街日报》中文网又推出了另外一篇深度报道《数据预示中国经济或已走出谷底》。报道说,虽然6.1%是近20年来中国经济最糟糕的季度增幅,但是“其他最新数据却暗示,受政府大规模支出计划提振,中国经济滑坡最严重的阶段可能已经过去”,报道还援引分析师的话说,“中国是第一个从全球经济滑坡中复苏的主要经济体”。 一天内口风突变,《华尔街日报》中文网上午和下午的不同看法,基本代表了外媒对于此次经济数据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一种是铺天盖地的悲观,一种是热情洋溢的乐观。 “全年保8大有希望” 中国经济是否已经开始复苏?这个问题同样引起了上至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下至各机构普通分析师的关注。 而本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大多数专家都认为,中国经济的确正在回暖。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北京代表处所长佐佐木伸彦告诉《国际先驱导报》,1月底和4月,他们都对在中国的日本企业做了调查,“很明显,企业的乐观因素增加了”。 “中国公布的是同比数字,如果从国际惯用的环比的数字来看,经过季节性的调整,中国经济拐点已非常明显。”联合国全球经济监测部主任洪平凡进一步解释,中国GDP去年第四季度环比只有1.5%,今年第一季度环比的数字达到6.9%~7%,这说明中国已经开始走出低谷,实现全年8%的GDP增长还是有希望的。 “中国第一季度经济数据显示出中国经济在刺激内需方面取得了一些积极的迹象。”洪平凡说,美欧日都陷入衰退,进口需求下降,影响了中国出口。但中国刺激内需政策开始发挥作用,国内投资和消费的增长呈现上升势头。 而保罗·克鲁格曼也用“取得了非同凡响的效果”来赞扬中国经济刺激计划,称数据显示,中国银行(3.55,0.03,0.85%)借贷大幅增加,经济出现复苏迹象。 诺奖得主敦促奥巴马借鉴中国 与此同时,中国能否引领世界经济走向复苏成了外媒的另一个争论焦点。 实际上,专家对此观点并不认同。佐佐木伸彦表示,他一直不认同“中国经济会带领世界经济复苏”的看法。但是,中国经济好,本身就是对“整个东亚乃至世界经济做出了贡献”。 他认为,中国经济稳定并且向好,“可以带动对华出口,中国的制造业兴旺还可以带来对其他国家零部件需求的增加”。“在当前的形势下,6.1%的增幅已经是对世界经济的大贡献了。”佐佐木伸彦说。 而洪平凡表示,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无论是环比还是同比的数字看,中国的经济增长还没有恢复到正常的潜力水平,产能过剩、失业压力过大仍然是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 克鲁格曼则更看重中国的表率作用。他表示,与一些国家完全依赖市场自我修复不同,中国始终以积极的态度应对危机,并采取了切实的行动。他在个人博客中说,“中国所采取的行动,某种程度上正是我一直敦促奥巴马政府去做的——用大规模、大力度的刺激方案扭转经济颓势。”(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张皓雯、陈刚、杨蕾发自北京 纽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