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区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最近出炉的“中国内地地区投资环境与风险调查”显示,在中国由“世界工厂”变为“世界市场”后,台商在内地的布局亦已改变,包括“单一市场”转向“区域市场”、由“贸易市场”转向“内需市场”,以及由“代工生产”转向“自创品牌”。 调查显示,台商最偏好的内地投资区域仍是长三角,新崛起的海西、“西三角”(重庆、成都、西安)经济区和泛北部湾经济区备受关注。昆山获选台商推荐度最高城市。台商早期最密集投资的珠三角却没有一个城市列入“极力推荐”等级。 调查还显示,内地有效进行产业结构升级、调整,优化投资环境与基础建设后,台商的评价再度回升,说明新一轮的台商布局内地浪潮将启动。 台湾区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下称“台湾电电公会”)连续进行10年的“中国内地地区投资环境与风险调查”(下称“TEEMA调查报告”),最近正式发表2009年版报告。报告指出台商布局内地的路径,在2009年首次出现“海西、西三角、泛北部湾”等三大新兴经济区受到台商关注,厦门、福州、莆田、漳州、成都、重庆、西安等城市在台商的评价也都“大跃进”。 此外,2009年的“投资环境力”上升、“投资风险度”下降,回到2000~2005年的评价,显示内地有效进行产业结构升级、调整,优化投资环境与基础建设后,评价再度回升,也显示新一轮的台商布局内地浪潮将启动。 电电公会的内地投资风险调查报告是从2000年就开始进行,以“市场竞争力”、“投资环境力”、“投资风险度”、“台商推荐度”的TEEMA“两力两度”评估模式,分析中国内地台商密集投资城市及五大经济区域的投资环境与投资风险,提供台商布局中国内地参考,今年刚好是第10年的报告。今年调查报告再度邀请中原大学企管研究所吕鸿德教授担任计划主持人,并请具有国际企业管理专长的静宜大学企管系黄铭章教授协同主持,并由许士军教授担任研究顾问。这项调查报告除获致中国内地台商经营者重视外,中国内地政府及地方官员也极为重视。报告系针对已经赴中国内地投资的台湾企业母公司进行问卷调查,在回卷中城市回卷达1份以上者始列入TEEMA 2009年城市评估之列,2009年列入评估的城市有93个,总计有效回卷数为2588份。 海西成“明日之星” 电电公会针对内地93个城市投资环境问卷调查,根据2600份回收问卷显示,内地“城市综合实力”排名前十名分别是昆山、江宁、苏州工业区、天津滨海、宁波北仑、上海闵行、杭州萧山、南昌、北京亦庄与无锡江阴。 调查报告指出,长三角近年来发展更加一体化、完备化,受到台商高度评价。由厦门、福州、莆田、泉州等城市组成的海西经济区,由重庆、成都、西安构成的“西三角”区域和南宁、桂林、北海等城市组成的泛北部湾经济区,或因具备地缘优势,或因拥有大开发的利好政策,成为受到台商高度关注的新区域。 吕鸿德表示,福建海西、四川西三角与广西泛北部湾投资环境,今年获台商肯定程度大幅提升,其中,海西区因有总理温家宝背书,今年在“城市综合实力”排名明显蹿升,“厦门岛外”在今年台商最想布局的城市排名,从第29名上升为12名;重庆则从第61名攀升到23名。 担任台企联副会长的多威电子董事长曾钦照表示,19年前多威赴厦门投资前,厦门比金门还穷,经过多年发展,厦门已完全改观,厦门与深圳高速铁路预计明年底完工,厦门港货柜吞吐量也可望达650万标准货柜,碍于海峡中线未开放民航业飞行,厦门飞台北时间,比起上海并没有时间优势,但从海运角度,厦门有投资优势。 在调查报告中,今年首次出现“海西、西三角、泛北部湾”等三大新经济区受到台商关注。台商布局中国内地的路径,从早期的珠三角、长三角到环渤海,但今年中国积极规划海西经济区、西三角及泛北部湾三个新的经济区域,依报告显示,上述经济区的城市在台商评价中都“大跃进”。例如,位于“海西经济区”的厦门岛外从去年的29名跃升至第12名、厦门岛内由去年的34名升至第19名、福州市区由62名升至48名、莆田更由73名升至第50名等。 昆山是台商最爱的投资目的地 调查还显示,台商最偏好的内地投资区域仍是长三角,新崛起的海西、“西三角”(重庆、成都、西安)经济区和泛北部湾经济区备受关注。而昆山获选台商推荐度最高城市。 在投资城市方面,台商极力推荐的内地城市有22个。其中,位于长三角的有14个城市,占63.64%;以华北及辽宁沿海为核心的环渤海经济区有4个城市列入“极力推荐”等级,占18.18%;台商早期最密集投资的珠三角却没有一个城市列入“极力推荐”等级。 台商推荐度最高的前三个城市为:苏州昆山、无锡江阴、南昌。受访者认为,昆山政府为了升级转型,推出一系列辅导台商转型的政策。当地高效的服务也受到一致好评。 振兴方案奏功 投资风险下降 电电公会的调查报告指出,去年中国政府连番推出“劳动合同法”、“企业所得税法”、调整“加工贸易政策”、“出口退税政策”、“土地从严政策”等多项政策,台商在中国内地的营运成本急遽攀升,基于投资分散风险的原则,台商企业考虑转向东南亚及印度等地投资。 不过,负责该研究项目的台湾中原大学教授吕鸿德表示,受到金融海啸影响,世界各国纷纷祭出救市方案,中国内地有关部门对台商提供政策性贷款等优惠措施,加上劳动合同法实施一年后,已逐步上轨道,员工抗争事件明显减少,内地经商环境恢复到2006年以前“环境力上升,风险下降”的正向循环。 调查报告显示,内地投资环境力的今年整体评分,比去年增加0.2分,达到3.69分(总分五分)。电电公会理事长焦佑钧指出,在过去几年,内地投资环境呈“投资环境力”上升、“投资风险”下降良性循环,但2006年起随着人民币升值,内地投资风险开始上升,去年因劳动合同法实施,出现“投资环境力”下降、投资风险上升的警讯。不过,内地去年积极扩大内需,包括基础建设、家电与汽车下乡政策,对在内地设厂的台商都带来很多机会,马英九“政府”上台以来,也推动内地资金来台松绑与两岸产业搭桥计划。 从单一市场转向区域市场 另外,随着东协共同体的逐渐落实,许多台商企业纷纷布局中国内地与东协接壤的云南及广西两地,尤其南宁是中国举办东协博览会的永久会址,具有地理上的优势,电电公会也建议台商应抛弃单一市场思维,转向区域市场发展。 以台湾研发能力与内地结盟 在“贸易市场”转向“内需市场”方面,调查报告引述花旗环球台湾区董事长杜英宗的话指出,现今的台湾厂商应把中国内地当作台湾的内需市场,以台湾的研发能力与中国内地结盟共同研发,并且订定统一规格,来赚取全世界的钱;他还认为,台商从过去单纯代工贸易的型态调整为内需市场拓展型态,已是未来台商布局中国内地的发展趋势。 高盛集团2009年预测,未来10年,中国内地人均所得增长率将高达180%,至2015年中国内地将有半数人口年收入达到6000~20000美元,消费可能创造出一年人民币20兆的内需市场。 另据世界奢侈品协会报告,截至2009年1月,中国内地奢侈品消费总额达86亿美元,已占全球市场的25%,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国。 积极布局中国内地内需市场 报告指出,2009年中国经济政策主轴:“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说明未来中国政府正积极扩大内需市场,提高消费潜力。因此,积极布局中国内地内需市场已成为台商再次成长的主要动力。 至于台商布局由“代工生产”转向“自创品牌”,电电公会表示,台商前进中国内地早期主要的动机乃是利用中国内地低廉的劳动力与生产成本,以及台湾市场胃纳有限,必须依赖外贸出口方能获得成长,但经过20年的布局,台商已深深体会到以中国内地13亿市场自创品牌才能永续发展。 以名列2009“TEEMA调查报告”综合城市实力评比第一名的苏州昆山来说,早期主要是吸引代工生产的台商企业,但近年来推出一系列如提供资金奖励或减免部分土地使用费的转型升级的策略,并提出“自主创新”与“自创品牌”的鼓励措施,以吸引台商。 调查指出,台商在中国内地从OEM转向OBM的做法,似乎印证了瑞士洛桑管理学院Turpin教授于2004年受邀赴台时指出的观点:“台商的弱点在于太短视,只想赚容易的钱,而不愿进行长期投资,环顾世界知名品牌,能够被世界所认知的台湾品牌,唯有宏碁、长荣海运、巨大等,建议台商企业应结合中国内地制造优势,建立全球性的自有品牌。只要做好品牌管理,厂商只需花18个月的时间便能建立全球性品牌”的论点。 |